“好一个先入为主”李世民激动地拍桌子,道“如此他们再说什么,百姓也不会信了”
“陛下,没有这么乐观。”长孙皇后泼冷水道“只是先入为主,还远远不够。毕竟江夏郡王和牛进达将军只是一走一过,而门阀在地方上的势力是常在的,就算他们先入为主了,可会被说动,改变看法的。”
“皇后所虑极是。”李牧对长孙皇后愈发的佩服了,这几段分析,足以证明这“宫中隐相”之称,绝非是浪得虚名。“所以臣还想到了第二个办法。”他看向李世民,道“陛下应下一道罪己诏。”
“罪己诏”李世民拧起眉头,道“这是什么意思朕被刺,还要罪己若朕这么做了,岂不是等于向门阀屈服,百姓会如何看待朕不行,朕不能听你的”
李牧没有再劝,而是看向了长孙皇后,等待她的反应。
长孙皇后思忖了一会儿,紧皱的双眉渐渐舒展开,笑道“陛下应当下这封罪己诏”
李世民骇然“皇后你也跟这小子一起胡闹吗”
长孙皇后摇摇头,道“陛下,这绝非胡闹。臣妾刚刚才想明白,罪己诏这一招,才是李牧做的这个局的精髓所在”
“什么精髓这就是胡闹”
“陛下请听臣妾细细道来,说的不全之处,再让李牧补充。”长孙皇后看向李牧,李牧颔首点头,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。李世民见状,心里头更气,他现在就觉得自己好像是智力不够,竟听不懂这俩人在说什么
“李牧先让人散播消息,百姓就会议论,但他们心中会存疑,不知道这事儿到底是真是假。同时李牧也给门阀留下了空档,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机会,不必狗急跳墙,所以才会选择妥协。他们上了贺表,就已经注定了失败。”
李牧附和地点头,看来长孙皇后是真的看破了他的局。
长孙皇后继续道“陛下收了他们的贺表,若没有反应,他们就会狡辩,不承认这封贺表。但陛下若下一封罪己诏,昭告天下。在诏书中,先提及陛下这几年的功绩,然后再自省,说是因为陛下做的还不够好,才引来了刺客的刺杀。因此罪己,进而点出门阀的贺表,并坦诚受之有愧。如此,便可让天下人产生一种联想。”
“门阀与朝廷的对立态度,世人皆知。门阀从未给陛下进献过贺表,为何只在此时进献天下人就会联想,必然是有些原因在其中。什么原因呢自然是跟刺客有关了。如此一来,门阀想否认刺客跟他们没关系,他们都否认不得。而陛下还会因罪己的态度,博得一片好名声。”长孙皇后看向李牧,称赞道“李牧这一石二鸟之计,着实是妙之毫巅,五姓七望这一遭输的不冤”
“原来如此”李世民终于高兴了,拍着李牧的肩膀,道“小子,你是这么想的么果然是高明啊,朕承认你了,你就是朕的小孔明了”
李牧长出了口气,还好,没有被完全看穿。长孙皇后说完之后,一直在留意李牧的神色,见他没有惊讶,不由疑惑,通常一个人的想法被看穿了,不应该是这种表情啊难道,他还有后招
“李牧,难道我猜得还不够完整么”
李世民懵道“这都一石二鸟了,还有其他”
李牧嘿嘿笑了起来,显然是承认了长孙皇后的疑惑,但话语中却是十分的谦虚,道“皇后基本上已经看穿了臣的局了,只是还有一点点,可能皇后忽略了。”
一个聪明人,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挑衅。长孙皇后也认真了起来,道“倒要请教,还有什么”
“其实臣的真正目的,还是田地。”李牧笑了笑,道“陛下可不要忘了,这件事是因何而起的。”
李世民拧着眉头道“朕倒是没忘,只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,跟田地还有什么关联么朕若现在以田地为要挟,恐怕他们还会狗急跳墙吧”
“当然不能要挟了,同样的招数,在一件事上使用两遍可就不灵了。那些门阀虽然不聪明,但也不是傻子。”李牧清了下嗓子,道“臣真正的杀招,是要等这件事过去。陛下的罪己诏,就是这杀招的引子。”
李世民已经不耐烦了,道“朕承认没你聪明,快点说吧,别绕弯子了”
李牧不再卖关子,道“皇后刚才说的内容,罪己诏中要写,但不是最重要的。最重要的是,陛下要写上这一条,为了弥补过失,陛下要更加勤勉,励精图治。然后,重点来了。励精图治的第一步,就是严刑峻法,本朝的法典,大部分都是效仿前朝。而前朝之法,于本朝多有不适。所以,陛下要重修大唐律”
李世民懵道“朕为何要重修大唐律啊李牧,这可不是一件小事,朕就算要重修,也得先招募学士,仔细斟酌,至少要十几年的光景,如何能草率为之”
“陛下当然可以慢慢的来。”李牧正色道“臣是想让陛下为天下人点明,大唐律的重要性,任何一个人,无论是勋贵还是普通百姓,都要遵守大唐律。”
“这不是废话么”
“当然不是废话”李牧盯住李世民的眼睛,道“陛下回想臣在大殿上的话,大唐律规定,每人一百亩永业田,但是现在门阀手里,远超过这个数字。若陛下点明,所有人都应当遵守大唐律,那么门阀的地就是违法陛下现在下罪己诏,在现在的情况下,他们一定会拥护,还会上表称颂陛下。随后,我再发难,让皇产局要求彻查田地,除了每人的一百亩,全都是非法的田地,都收归皇产这才是图穷匕见,到了那个时候,他们绝对不敢反对,因为他们刚刚才称颂过陛下,反对就是打自己的脸,愚弄陛下,他们担当不起这个罪名”
不顾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骇然,李牧冷笑一声,幽幽地又补充了一句“为了更好地恶心他们一下,请陛下命魏征来主持此事”
大唐技师@B